《德育原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编辑:教科学院   发布时间:2019-05-27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19年上学期,我院2017级教育学1班开设了《德育原理》课程,由黎利云博士负责教学。课程以黄向阳所著的《德育原理》为主线,老师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活中的德育现象、德育问题、德育规律。教学的常规模式是:学生小组汇报收获与困惑、同学抢答问题、教师答疑。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实践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开展了多次专题实践活动。

411日,在学习小组第七组成员进行学习汇报的时候,针对如何通过辩论提升德育认知问题,黎老师先播放了“金钱是万恶之源吗”等几个大专辩论赛视频片段,接着由每组同学商议辩题,板书到黑板上,所有同学集体筛选,最后留下了学校教育是否需要惩罚这个辩题,由出题小组与全班同学做了辩论。辩论过程中双方基本按照辩论赛形式进行阐述,黎老师最后就同学们的表现做了点评。



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在清明放假期间,老师布置了对留守儿童进行考察的任务,并要求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及自己的生活感悟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做了重点安排。在观看了《矮婆》《村小的孩子》等纪录片的基础上,黎老师将影片导演蒋能杰和主角蒋恒请进了59日的课堂,同学们就农村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数量与生活状况问题、留守儿童与父母及老师的关系问题、纪录片对改变留守儿童境况的可能性等问题与他们做了充分的、深入的交流。活动最后还简单举行了对蒋能杰导演创办的乡村图书室的捐赠仪式。考察、观影、交流等活动丰富了同学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留守儿童问题是个体的问题,更是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作用,只有经济发展与社会的人文关怀同步,才可能使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11周为实践活动周,同学们继续对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进行线上、线上的学习与想考,以课本理论为依据,结合假期对留守儿童的考察和对《矮婆》等影片的观看感受,全体同学按照《中国德育》刊物的论文格式,以留守儿童德育困境及解决思路为主题,撰写了5000字左右的论文。在论文写作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对一的互评,综合小组成员的想法给对方打分,并就论文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修改建议。黎老师还将选出部分较好的论文做进一步修改,争取获得发表机会。这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对留守儿童德育问题、论文写作要求等均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黎老师还结合德育模式知识、环境育人理论,于521日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校园内的鸟岛。师生们与怡心湖管理人员就怡心湖、鸟岛的规划建设、养鱼护鱼的目的、水体保护、学校排水系统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同学们从陆地上绕岛对白鹳等鸟类的生存情况做了细致观察。回到教室后,结合对《去年的树》的鉴赏与德育主题,以“衡师鸟岛”为范畴进行了创作,文体与字数不限。短时间内,所有同学都写出了作品,以诗歌为主,短的三五句十几个字,长的几十行达二三百字。大部分作品都体现了对生命、对生命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诗意表达或理性思考。作品在班群进行了展示、分享,使其育人价值尽可能最大化。



根据教学计划,黎老师还提供了一些中小学“体验式德育模式”视频给学生在课余观看,以便思考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具体方法。在523日的课堂上,黎老师提供了一个案例:某大学某学生给老师写信,陈述他某门考试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作弊成功的过程,还希望老师帮他修改几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以便获得高级别奖学金,从而解决家庭贫困问题。该生还阐述很多类似“兵者,诡也”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家庭、社会氛围、学校教育、评优评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败等多个角度谈了该生问题的成因、危害与解决建议。通过此案例,帮助学生认识了人性的复杂性、教育的艰难性、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原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老师组织同学针对不同的德育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对优化同学们的“三观”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与引领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思考,从实践中去总结经验,立体认知了德育与教育的关系,较好的培养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加强了对多种多样德育理念、方法与手段的理解,为今后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供稿:陈本津 黎利云)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教科学院